• 企业
  • 船员
看不清楚?换一个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海事资讯

研究航海碳税 应对欧盟挑战

时间:2012/10/25 10:39:39来源:中国水运报点击:126

 据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日前发表声明称,若到今年底航运业碳减排在国际海事组织层面仍未达成共识,欧盟委员会需要提出一项立法,以碳排放交易体系(以下简称碳税)指令削减航运业碳排放。

    □ 梁嘉琳 张彬 姜韩

    据了解,继航空碳税之后,面对日益加大的航海碳税压力,交通运输部已经开展全面研究,考虑先在国内航运业内部试运行碳交易或碳税当中的一种模式。

    笔者日前从国际海事委员会第40届大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已经针对航运业减排的市场措施开展全面研究。一方面,交通运输部已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密切沟通,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谈判的总体框架下,尽可能“迟滞”部分发达国家在国际海事组织之外所采取的征收航海碳税等单边行动。

    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部正在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展开研究,对不同市场措施的利弊进行研判,并考虑先在国内航运业内部试运行碳交易或碳税二者之中的一种模式。受技术等因素限制,目前尚未确定一个成熟方案。

    据悉,欧盟委员会月初发布声明称,明年初将引入一项针对航运业的措施,用以监控、核查和报告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上述措施是建立未来可能的市场机制的第一步,这些市场机制包括将航运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声明还指出,到今年底,一旦航运业碳减排在国际海事组织层面仍未达成共识,欧盟委员会需要提出一项立法,以碳税指令削减航运业碳排放。

    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显示,国际航运业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3%;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这一比例在2050年将升至18%。

    交通运输部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一直主张在国际海事组织的框架下讨论航运业碳减排问题。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谈判分两步走:一是已经谈判多年的技术措施,将在明年1月1日实施的EEDI(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是第一个专门针对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强制性法律文件。二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新提出的市场措施,主张通过经济手段进一步达到减排效果;因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分歧,市场措施的谈判还处在初始阶段。(下转第5版)

    走绿色航运之路

    □ 王寅娜

    欧盟推行航海碳税受到各国抵制,有人说,欧盟是打着节能环保的名义,推销自己的减排技术,但目前看来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我国航运业唯有做好充分准备,练好“内功”,积极应对这次挑战。

    航海碳税,对于身处“寒流”中的航运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航运企业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目前,交通运输部门已经开始了前期的调研准备,但仍有相当多的基础工作需要完成。

    由于船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弹性,加之我国航运企业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高,在排放数据收集、基线订定、排放量监控等方面具有难度,许多航运企业甚至还没摸清自己碳排放的“家底”,即使参与国际谈判也难以把控话语权。

    在此情形下,我们需要积极应对,练好“内功”。以此作为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契机,认真学习国外经验,开展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合作,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运输船舶,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环保节能的运输船舶,引导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清洁化方向发展,积极走出一条节能环保的绿色航运之路。

网页导航| 我们服务| 网站申明| 联系我们| 帮助
  • Work Time: AM 8:30-PM 6:00 ( 工作时间 )
  • 海盈国际旗下海事服务专业平台

微信公共账号

CopyRight 2007-2008 ALLRight Reserved E-Mail:463808656@qq.com 闽ICP备10025461号-2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456号  技术支持:福州网站建设